首季便巨亏18.88亿元,鞍钢股份成为当前钢铁上市公司已公布业绩预告的“亏损王”。而单季亏损18.99亿元,这几乎接近2011年鞍钢股份去年亏损额,令投资者大呼看不懂,亏损仅是因为钢材价格下跌吗?《每足球投注日经济新闻》记者了解到,致使鞍钢股份巨亏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其本身的铁矿石定价模式。
钢铁“寒冬”鞍钢巨亏19亿
继2011全年大幅亏损,鞍钢股份4月14日又出一份令投资者揪心的一季度业绩预告,公司预计2012年一季度净利润亏损18.88亿元,每股收益为负0.261元,公司称业绩出现亏损,主要原因是由于与上年同期相比钢材价格大幅下降影响。
的确,由于钢材价格的下降,令国内钢企日子十分难过,除了鞍钢股份,与其同一天发布业绩预告的钢企上市一季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,其中,韶钢松山预亏3.3亿元,首钢股份预亏1.4亿元至1.6亿元,而华菱钢铁则预计亏损6.9亿元至7.3亿元。
不过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进入3月后,钢材价格的回升已经开始令一些民营钢厂扭亏为盈。
原材料价格高企
看似鞍钢股份与其他钢企一样,都是因钢材价格同比下降而导致亏损,但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发现,鞍钢股份单季度亏损19亿元却另有原因。 上一周,国内主要市场钢材价格涨势趋于平稳,部分品种的钢价甚至小幅回落。分析师认为,钢价在拉涨一个多月后,利好基本消耗一空,但终端需求依然释放较为缓慢,远未达到此前市场预期水平,使得钢价继续上涨受阻。在接下来的半个月内,我们的观点是,终端的需求基本面难以有大的变化,同时面对高库存及钢厂不断释放的较高产能;钢材市场主要或许由拉涨转为库存消化。
据报告指出,截止到本月上半月,27siMn无缝钢管钢材市场的终端成交尽管有小幅的放量,但跟去年同期相比相差甚远;且钢价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;需求无法释放,说明下游行业在经济转弱的情况下,对钢材的采购方式发生了改变,相对谨慎的执行按需采购的策略,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。下游终端的采购始终保持谨慎观望的态度,直接弱化此前钢厂和钢贸商联手挺价的热情,在成交疲软的影响下,只能选择盘整消化